查看原文
其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

杨昇 在作文里成长 2020-12-03
一、最传统的农民种好地就能过上好日子
翻开小说《白鹿原》,我们祖辈们的生活方式如画卷一般展现。解放前,我们国家是一个纯粹的农业国,国民中十有八九都是农业人口。对于农民来说,能把庄稼种好,就是一个好的活法。

今年暑假在老家时,我跟村上唯一的“富农”的大儿子聊了半个下午,老爷子今年八十多岁了,解放前他们家族是我们方圆几个村范围内最富有的家族,我们那里没有“地主”,他家被定为了“富农”。
老爷子说,他们家从来没有剥削过任何人,能成为富农,全因家族人丁兴旺和勤劳持家。他爷爷有三个儿子,这些儿子各自娶妻生子后都没有分家,组成了一个大家族,家族中的男人各有分工,有专门种地的,有专门出外做生意给家里挣钱的。家族中的女人除了在耕种上帮衬男人外,还要搞好搞养殖业,还得纺线织布,供一家人穿衣,纺出来多余的布匹还可以拿出去卖钱。
他们刻苦到什么程度呢?他爷爷死后他大伯当家,就是全家族的“掌柜子”,治家有方,家法很严。有一年他妈妈的一个孩子生病,病重到活不成了。那天家里在碾小麦,就是把用镰刀割回来的带秸秆的小麦铺在“场”里,然后赶着牲口拽着碌碡(liùzhou)(一种七八十厘米长五六十厘米直径的圆柱形大石头,用来碾压谷物,帮助脱粒的农具)碾场。
因为女儿正在咽气,他妈妈就想等女儿咽了最后一口气再去场上帮忙“翻场”。女儿死后他妈妈赶紧来到场上帮忙,结果他大伯嫌他妈来的迟了,拿着钢叉追着他妈打,他们这些儿女只能眼睁睁看着伯父打妈妈,一声都不敢吭。
他们家族就是这么刻苦地劳作,农忙时节早出晚归耕种土地侍奉庄稼,农闲时间要么做生意,要么织布做手工品,要么堆肥,没有人闲逛过。一大家人齐心协力,辛苦赚钱,攒钱买地,就干出了富农的家底,成了全村最富有的家族。
他们家族演绎的是纯农业社会的经典活法,只要勤劳克己,依托土地死磕下去,生活就能过得好。

二、改革开放后的农民会打工就能过上好日子
新中国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农村大部分时间是大集体,人们只要服从指挥按部就班就行,没有什么个人发挥的空间,就不说了。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79年到83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到位,农民各家各户单干了。之后的四十年,像老富农家这样与土地死磕的活法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农民要想富,得外出进城打工,于是作“农民工”成了大部分年轻农民向往的活法。
对农民工不含歧视性的标准叫法是“进城务工人员”。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农民工群体逐渐壮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也就是说全国农民工总数接近2.9亿人。
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就各家那点儿土地,再高水平的种粮能手也无法让有限的土地产出能让整个家庭脱贫致富的收益,所以进城打工成了近3亿人和他们身后的家庭过上好日子的主流活法。在这种活法之下,学个手艺,比如会盖楼砌砖,会贴瓷砖,能成个木匠铁匠之类的手艺人,就能赚更多钱。就算没有手艺,去建筑工地做个“小工”,筛沙子搬砖头,也能赚不少钱;或者进工厂,上流水线,靠着辛苦加班,也能收入“不菲”。
而这个时期,国家百废待兴,各种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又因为缺少先进设备,只能靠人力来代替机器。比如那时候的很多建设工地,没有塔吊,甚至没有卷扬机,往楼上上料只能靠民工沿着楼外搭的木梯肩挑背扛;没有混泥土泵车,甚至连搅拌机都没有,就靠民工手中的几把铁锹搅拌混泥土。工厂里没有机器,简易的木质工作台边上,一圈工人人手一把起子、锤子和钳子就能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各行各业生产资料的匮乏只能靠多用人工来弥补,所以全社会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特别巨大。

也正因为有数量充足的农民工,一栋栋大楼才能拔地而起,一座座桥梁才能飞架南北,一条条道路才能铺向远方,一件件产品也才能价格低廉。
中国过去的40年,是体力劳动者的黄金岁月,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体力劳动者可以自由地售卖自己的体力,一个人只要有一身好力气,只要勤劳,就能靠着出卖劳动力获得可观的报酬。这个时代,劳动力是一种稀缺资源,每个建筑工地、每个工厂、每个酒店饭店都需要大量的员工,这样的单位几乎每天都向劳动者敞开着大门。在这个时代,一个人想要找份售卖体力的工作,很容易。
50、60、70、80后的底层劳动者们受益于这个时代,他们通过售卖劳动力改善了个人和家庭的经济状况,纷纷过上了好日子,这是一个体力劳动者的好时代,是一个属于他们这代人的时代。

三、未来没有文化知识的人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2010年后,中国社会快速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到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种商业形态已经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经济活动。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得世界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可以说世事正在大变。
我在这里要说的世事新变化主要围绕工作机会而言,聚焦在两点:一、智能机器的大规模使用将大量替代劳动力,未来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大量工作岗位将被智能机器抢走,从事简单工作的人将大规模失业。二、以互联网为工具的新的商业模式严重冲击传统“夫妻店”,夫妻开个小店就能一家人衣食无忧的时代正在渐渐远去。因此,无论是底层的体力劳动者,还是底层的小商业人,未来都会大批量失业。未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大规模失业都是无解的。
如今制造业的流水线上已经大量使用智能机械臂来替代人工,没有人的“黑灯工厂”已经非常普遍,尤其在汽车行业和家电行业,全智能工厂的数量、规模正在与日俱增。

全自动汽车生产线

看到了一则美的空调的官方宣传片,向我们展示了全智能工厂的实况和前景,可惜那则官方宣传的视频因为不是腾讯视频,没法放到公众号,找了另一个美的工厂的实拍视频给大家:

官方宣传片中的这几句话我特意摘抄出来:

中国制造2025成为国家级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企业的必由之路,现在不是走不走的问题,而是如何走好的问题;截止2015年,美的空调在智能制造领域累计投入超10亿元,机器人数量562台,节约工人数量2.2万名,工人数量在逐年递减,产品产值却在逐年递增未来五年,美的计划投资40—50亿元人民币,将美的家用空调的六地工厂全部升级为标准化的全智能工厂。
这是2015年美的集团作出的战略安排,现在2020年了,估计美的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如果500多台机器人就能替代2万多名工人,企业家怎么可能不趋之若鹜?省下来的工资都是利润啊。

全自动空调生产线网图,可能不是美的的

代工生产苹果手机和电脑的富士康集团,其创始人郭台铭在2011年提出了“百万机器人计划”:“到2014年,富士康要装配100万台机械手臂,在五到十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工厂。《2019中国科技机器人企业排行榜top50》榜单中,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高居榜首,看来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计划完成得差不多了。
2013年,富士康全球员工总数达到120万人之巨,其中,中国的员工数接近100万人,公司全年营收约2500亿元左右。而2017年,公司全年的营收增加到了3545亿元,但是员工总数却不增反降,全球员工总数约在98.8万人。四年时间,公司营收增长了1000多亿元,而员工总数却减少了20多万人。2017年,富士康工厂一次性布局4万台机器人,顷刻之间让昆山工厂减少6万多名员工的新闻想必很多人都记忆犹新。

此为网图,不是富士康车间

就连农民工最聚集的建筑行业,也将迎来机器人对人工的驱赶。2019年3月7日,最大地产商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全国两会上提出:“碧桂园将加快人工智能与建筑机器人的深度融合,用机器人代替建筑工人。”杨国强说干就干,机器人战略推进得很快,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公司截止19年中已经研发了37款建筑机器人,其中9款已进入到项目现场进行试运作。截至19年8月31日,碧桂园机器人研发已递交专利申请超过600项,智能制造工厂已经正式投产,佛山顺德机器人谷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杨国强反复强调:我们要迎接‘机器人建房子’的到来,只是时间的问题,绝对要做出来,这是我们未来强大竞争力的源泉。

此为网图,不是碧桂园建筑机器人

著名火锅店“海底捞”在2018年末斥资1.5亿元在北京开了一家“无人火锅店”, 从等位点餐,到锅底上菜,全部实现了自动化。
此为网图,不是海底捞无人餐厅
自动驾驶技术正迅速走向成熟,滴滴公司、各个城市的出租车公司正翘首以待,他们期待着早日干掉司机,用自动驾驶技术获得超额利润。而这一天的到来,将是千千万万靠开车为生者的噩梦。
中国最大也是全球最大的外卖平台美团,其创始人王兴在2018年3月表示:美团点评两年前就开始探索运用无人配送车进行无人配送,无人车已经申请超过60项专利技术,美团点评近日已经在大悦城进行了无人配送试点,今年进行试运营,2019年将全面运营无人配送。
阿里巴巴公司近年来在“无人产业”方面的探索走在了业界前列,相继开出了无人酒店、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书店、无人4S店等,至于其快递物流整合平台“菜鸟”,更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探索各环节自动化,在仓储和配送领域,未来的用工都会大大减少。

智能仓储,智能快递分拣

在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的方向上,网销和新零售巨头京东集团早就磨刀霍霍,除了斥巨资开了不少无人店、无人超市外,更是投巨资开发了无人送货车和无人送货机。2017年7月20日,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联想第三届全球创新科技大会上表示:未来,京东送货将是机器人送货!”刘强东的豪言很快落地,2018年京东已正式进入无人送货阶段。

京东无人送货车

随着人工工资的上涨,“安装智能设备,减少人工成本”已经成了大部分企业的一致追求,企业家越来越不愿意雇佣工人了,而可以替代工人的智能机器却越来越便宜越来越智能了,这样发展下去,未来从事简单工种的人去哪里工作呢?
至于开个小店做餐饮做小售卖的“夫妻店”,也受到了以互联网为工具的新商业的挤压,网购挤垮的小商店,有互联网基因的餐饮连锁店挤垮的夫妻小吃店,在全国范围内恐怕数不胜数了,每一个店子的倒闭,都影响着一个人或一家人的生计。

京东无人超市

没有了制造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等的用工,新时代想要售卖劳动力的人该怎么谋生?尤其不占有资源,又没有文化知识的农村青年,在这个新的时代,该怎么办呢?有史以来,不管在任何时候,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至少是超过其自身消耗的,任何一个雇主雇佣劳动力都是有剩余价值可剥削的,因此雇主也都倾向于多雇佣劳动力。可是机器代替了劳动力之后,劳动力就彻底不值钱了,甚至彻底没用了。
底层的00后、10后们成年后会发现,父辈们赖以生存的手段并不能天然地成为他们自己的生存手段。售卖简单劳动力,那是他们父辈的活法,他们自己恐怕没有这份幸运继续父辈的这种活法了。
当然,不是说售卖简单劳动力的机会一下子就都没了,而是说这样的机会在迅速减少,获得这种谋生机会的竞争将变得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将无论如何都没有机会出售自己的体力。
可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过去五千多年的农业社会中,无论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都没有大的调整,每个人的人生非常简单,不用想其他的,子承父业,好好种地就行,只要有体力,只要勤劳,就不愁没饭吃。
可是,在目前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每一代人的活法都有不同,新一代人就得面临全新的命运安排,就得有一种新的活法,未来,我们的新活法是什么呢?
不管未来如何发展,可以肯定的是,社会会越变越好,但资源也会越来越集中,各种资源的配置日益遵循“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只能基于文明制度的保护得到生存的基本保障,一个人要想活得有尊严,不努力学习恐怕是没有希望的。
这就是我们无法拒绝的未来。


作者简介及文案代写业务介绍:

本文笔者杨昇,高校教师,喜好写作。公众号发布原创文章300多篇,阅读量10万+文章4篇,其中阅读量1000万+文章1篇。其原创文不但在全网的传播有广度,更有高度,1篇文章被《光明日报》全文转载刊登,1篇文章被国务院内参《国是咨询》选登(能被这两家顶级官媒刊登,在国内整个自媒体界,绝对找不出第二家)。近几年来担任多家公司的公关顾问,在这些公司公关的艰难时刻,亲自操刀高质量公关文帮助公司度过难关。

长期提供公关文、演讲稿、广告软文、策划文案等的代写作。

合作联系微信(同QQ):56243161 ;

 电话:15364080899

特别申明:不接炒作的活。


推荐作者更多文章(点击下面标题阅读):

1.  一个西北五线小城的城乡风貌

2.  父母和儿女,也是一段浅浅的缘分

3.  任正非说“文字的穿透力更强一些”,需要这样的文字就请找我

4. 北大自杀女生的案子提醒我们:爱恋教育刻不容缓

5. 大部分底层孩子对自己的困境毫无感知

6.  农村孩子啊,你知道现在城市孩子读书有多用功吗?

7.  中年人的孤独

8. 不是高考不能改变命运,而是你考得不够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